2)第804章 通缩通胀_末世帝国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投入铁水中,铁水产生自旋转的冶炼现象,通过废铁的投料,加快了铁水的流通,缩短了微量元素所需充分融合的时间,从而无需长时等待,进而缩短了钢铁冶炼的时间,降低了焦炭的消耗,加速钢材生产同时降低成本,让炼钢实现快速高效的工业化生产

  尽管永兴铁产急剧攀升,但铁价仍旧不比铜价低。一方面是中原市场巨大,青铜农具的代际更新需要时间。

  另一方面需求远大于供应,且开采生产地和销售地较远,需要长途运输,进一步促使市场调整价格。

  更重要的是第三点,若干年后大规模地质勘探发现,整个中原的铁、铀矿、贵金属矿资源极少,但铜矿、锡、锰、镍、铬、铂系金属、稀土、石油极为丰富。

  仅铜矿就占全球保守储量的百分之六十,全球稀土的百分之八十,镍更占了百分之四十五。

  相反铁矿仅占全球资源的百分之十三不到,铀、镭等放射性裂变元素不到全球百分之五。

  百分之四十的铁矿分布在千岳山以南,其余在北半球。不到百分之十三的铁矿储量,分布于广袤的中原大地,就当下而言,无论开采还是寻找都极为不易,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原由青铜向铁器的发展。

  巨大市场和资源的稀少,共同导致了铁价居高不下。

  继裁军改制、转炉炼钢两件事后,盛元643年为弥补财,增加贵金属供应,咸王决意开采江东陵山银矿,晋王获悉消息大为震怒,遂出尔反尔撕毁割让郭霆、焉城、江普三地协议。

  然天不遂人愿,由于眼红咸国变法带来的红利,同时也因为方伯攫取的大量商品输往晋国,导致晋国经济非但没有好转,相反急剧恶化,到了643年转变为大规模经济动荡,而起因还是土地和土地有关的粮食。

  咸国土地新政的前提是贵族利益阶层的全面萎缩和倒退,以及新占土地的利益的新政推行,因此咸国并不存在强大贵族保守势力,多数土地归属朝廷,存在重新分配大前提。

  而晋国不存在这个大前提,因而土地所有权的分配并未得到解决,而相反的却是晋国大量推广咸国新式农业耕作和新式农具,导致土地大量产出,盐和粮食严重过剩,进而引发粮价、盐价的暴跌。

  对当下而言,粮食和食盐自然是越多越好,多余的粮草则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。

  然而如果产能严重过剩,则必然导致价格暴跌,而国家的收储能力是有限的,大量无法收储的粮食只能存于市场,造成供应远大于求的局面。

  而盐作为生活必需品,仍控制在晋国贵族手中,晋国效法咸国晒盐之后,食盐泛滥,价格猛跌。同时大量盐工失业,转为农民种地,又加剧了粮食过剩。

  盐作为暴利行业,和国家命脉产业,其每年的税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sqie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