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90章 交钞的短板(第二更)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生了严重的影响。”

  不等蔡懋接话,虞允文紧接着说道:“我曾与广州府一位买卖做的颇有些大的商人详细谈过此事,因为货币损坏越来越多,有时候银行兑换不及时,一些商人已经不敢收交钞,原本已经谈好的买卖被迫暂停,影响最大的一次是朝廷在民间采购甘蔗,那是要炼制糖的,是给军队用的。”

  “好几个商人以甘蔗数量不够的借口,只卖给广州府官衙少量的甘蔗,当地一度出现官员强征,却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,导致不少人来年不愿意再种植甘蔗。”

  虞允文这个案例道出了一个经济规律:官府只能合理分配资源,无法高效从事生产。

  “一些地方官员,为了完成临时任务,滥用手中权力,对地方的商业秩序是一种极大的破坏,这与朝廷的初衷是相违背的!”

  “另外,这几年流通在海上的交钞,损坏程度更大,严重影响到了海贸。”

  文德殿内陷入短暂的安静中。

  “朕每每读史书,都会感慨前人的许多事迹,朕记得最早的官方货币可以追溯到春秋齐国的管仲那里,管仲以齐刀对邻国发起货币战争,又以齐刀推动齐国商业兴盛。”

  赵宁慢条斯理地说着。

  “后来刘邦立汉,许民间大肆铸造货币,才使得汉朝商业得意发展兴盛。”

  “这农民种田、桑女织布,工匠造物,人要吃饭,要穿衣,便需要购买,购买就离不开货币,货币短缺,人们交易的意愿就大大降低,商业不能流通,民间财富便不能累计,国家就会贫弱。”

  “朕记得最典型的一段时期是汉宣帝时期,朝廷下令不要再铸造货币,于是十数年,天下货币消失大半,物价虽然变得极低,可是百姓手中无半分钱财,商人也不愿意再收购粮食,或帮助朝廷调运盐铁,如此,衡量物资的货币消失,一切都被隐藏起来,地方资源被豪强窃取,朝廷不能掌天下之财,世家做大!”

  “史书说,汉宣中兴,朕是不相信的,否则怎会在汉宣帝去世一年后,大汉又陷入民不聊生?”

  “在朕心中,真正的盛世,不仅仅是百姓有饭吃,朕要的还是家家有余粮,百姓手中有钱财,要藏富于民!”

  众人道:“陛下圣明!”

  “这也是朕坚持要用贸易跟日本人换取银矿的原因,朕这些年一直在关注着民间货币供给,交钞解决了州府的货币短缺,大量交钞让民间商人和农民都变得积极,加速了商品流通,城镇因为繁荣,人口聚集越来越多,可是,在诸位忽略的偏远地方,在看不到的地方,还有许多人享受不到这些年的雨露恩泽!”

  “陈规!”

  “臣在!”

  “这银币能使用多久?”

  “臣保守预估,两百年以上。”

  “若是朕非要在一文钱里加入银,一万斤银可以铸造多少文钱?”

  “理论上可以铸造出两千五百万文,但肯定还需要加入其他的材质。”

  “那就这样去办,银是肯定要加入的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sqie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