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3章 一张欠账单_从1979开始做文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连连部,张伟正在接待团里派来的宣传干事王辉。王辉是来采访英雄事迹的,准备在军区展览。

  他坐在张伟的对面,做了一些采访之后,说道:“军师团三级党委都做出决定,要求我们重点宣传你们连梁三喜同志和‘排雷六勇士’的事迹,军区举办的英雄事迹展览会,过几天就要开馆展出了,我们需要挑选一些物品进行展览。”

  张伟将整理好的梁连长的遗物拿出来,放在桌上说道:“这些都是梁连长留下的遗物。”

  宣传干事大致看了看,翻动了两下,只有几件衣服,还大多是军装。然后随手拿过上面的一个拨浪鼓,摇了两下,随意的说道:“就这些么?这些都缺乏说服力啊。”

  拨浪鼓是连长业余时间用炮弹壳、子弹壳自己做的。梁连长本来想着等孩子出生后,送给小家伙当玩具,为此还被大家调侃过好几次。

  但是精心准备的礼物,还没有等到被送出去,他就牺牲了。连长他至死都没能看到孩子一眼。

  听着拨浪鼓当……当……的声音响起,又勾起了大家对连长的回忆。

  看着宣传干事那轻慢的态度,连部的人都沉默不语。

  宣传干事又问道:“梁连长有没有什么遗书遗言呢?他牺牲时就没说点什么豪言壮语?”

  张伟从怀中掏出一张纸,上面还沾染着大片的血迹,这是在整理连长的遗体的时候在他的衣兜里发现的,是一张欠账单。

  上面写着:

  我的欠账单

  借:本连司务长120元

  借:团部刘参谋70元

  借:团后勤王处长40元

  借:营孙副政教50元

  在这张欠账单上,密密麻麻写着17个人的名字,欠账总额是620元。

  这是梁连长前几年为了给父亲治病,向部队上面的战友借的。梁连长平时十分的节俭,连包烟都舍不得买,已经陆陆续续还上了一些,还差这620元。

  梁连长牺牲的时候没有想到说些什么不着四六的豪言壮语,而是抓住身边战友的手,提示他们注意自己胸口衣兜里这张染血的纸条,让他至死念念不忘的,只有如何还上欠战友们的这些钱。

  事实上,这种欠账单在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面并不鲜见,参战的士兵大都来自农村,尤其是“老少边穷”地区。这也很正常,七八十年代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,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。

  而且国家经济落后,军人工资很低,军费开支很少,甚至连湾湾都不如。记得“战忽局”的张将军后来回忆这段时期时说过:“当时最大的梦想,不是超过米国,就是什么时候军费能够超过湾湾、阿三、宇宙国,当然最好是东瀛。”

  张伟把欠账单递给宣传干事说道:“这是梁三喜同志牺牲的时候留下的。”

  宣传干事以为是什么遗书遗言之类的东西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sqie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