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2章 准备节目_从1979开始做文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既然是在军营演出,那就还应该创作一个反映军营生活的作品,张伟想着自己曾经年年不落的春晚上的那些节目。

  要说春晚舞台上面军旅题材的节目,歌曲,相声,小品,几乎每年都有,后世很多经典的军旅歌曲都是在春晚上面唱响的。

  小品方面则是有和冯拱一样的春晚钉子户孙滔,他带来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军旅作品,像是《督查》、《三姐妹当兵》、《真情三十秒》、《军嫂上岛》等等,那一句“我骄傲”成了他的标志性的台词,和冯拱那句“我想死你们了”一样的亲切。

  后来孙滔又多次参加春晚,渐渐成了春晚正能量小品的代表,以至于他后来参加《欢乐喜剧人》时,被好多网友吐槽,说他表演的节目具有浓郁的春晚风格。事实上也是这样,参加了几期之后孙滔就退赛了,舞台风格根本不合拍,体制内成长的演员到了《欢乐喜剧人》这种野性十足的舞台上面根本不讨好。

  张伟努力回忆着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些小品,发现很多作品和这个年代都相去甚远,直接拿过来借鉴的话肯定漏洞百出。

  于是张伟决定改编一个,他记得小时候看过的《真情30秒》,挺感人的一个小品,尤其是最后电话里传出来的那声妈妈的呼唤,以及响起《白发亲娘》的歌声作为BGM,堪称催泪炸弹。

  小品发生在某部炊事班,讲的是地方政府为了拥军,给当地驻军专门开通了电话线路,让战士们在除夕之夜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,但是部队领导怕给地方增加负担,规定每个战士只能打30秒钟,于是这短短的三十秒钟就给人带来了独特的感动。

  《真情30秒》好像是在99年的春晚上演出的,那时候华国固定电话已经普及了,安装数量已经都上亿了。但是在这个刚进入八零年代的时间上,装电话的那都得是啥家庭啊,让战士们往家里打电话明显不现实。

  于是张伟决定保留这个小品里面炊事班的众多人物,换一个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,后世电视剧《炊事班的故事》一拍就是三季近百集,看来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应该还是挺受欢迎的。

  张伟结合最近军营中发生的事情开始撰写草稿,正好军区为了应对去年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,正在各级部队中开展大练兵运动。

  张伟决定就以这个为题材,小品讲的是边防某连的炊事班,为了响应上级开展大练兵的号召,班长决定让每名战士都学习一技之长,并且宣布学习成绩最突出的可以获得嘉奖,于是大家的热情很高。

  炊事班一共四名战士,班长给他们起了锅碗瓢盆的绰号。小锅决定学习射击,小碗决定学习越语,小瓢决定学习战场救护,小盆决定学习开车。

  等到了班长验收的时候,大家都使劲表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sqie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